金秋九月,稻浪翻滚,桂西北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9 月 22 日,在河池市南丹县芒场镇巴平村,一场 “土” 味浓郁、人气爆棚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热闹启幕。作为广西农村欢庆丰收的生动缩影,这里不仅有乡土文化的精彩展演,更将《粮食安全保障法》宣传融入节庆热潮,让粮食安全理念在欢声笑语中扎根群众心间。
开幕式舞台。
活动现场,鼓乐喧天,欢声阵阵。舞台上,极具民族特色的铜鼓舞、歌颂家乡变化的原创山歌、展现农耕生活的民俗活动轮番上演,表演者皆是当地文艺能人、普通村民,他们用质朴的唱腔、生动的舞姿,将南丹县近年来在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的成果、乡风文明的蜕变、村民生活的幸福图景娓娓道来。台下村民们看得津津有味,不时跟着节奏拍手附和,掌声、笑声与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丰收时节最动人的乐章。
民族歌舞表演。
村民们自发击鼓庆丰收。
相较于文艺表演的热闹,围绕《粮食安全保障法》设置的有奖问答环节,更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成为全场 “人气王”。“请问法律规定禁止闲置、荒芜耕地,那咱们农民朋友如果发现耕地被闲置了,该向哪个部门反映呀?” 主持人话音刚落,村民们便纷纷举手抢答,“我知道!向乡镇政府或者农业农村部门报告!” 来自巴平村的种植大户韦大哥率先起身,清晰准确的回答赢得满堂喝彩。从粮食生产环节的耕地保护、种业安全,到粮食流通和加工领域的质量追溯、市场秩序维护,以及防灾减灾中的预警响应、损失救助,一道道紧扣法律条文与农民生产生活的题目接连抛出。村民们或独立思考、或小声讨论,积极参与的热情丝毫不减,不少人还拿着提前发放的《粮食安全保障法》宣传手册,对照内容认真作答。
有奖问答现场,《粮食安全保障法》有关内容在村民的热烈抢答中不断深入人心。
这场 “农味”“法味”“趣味” 十足的丰收节活动,让村民们在欢庆丰收的同时,也把《粮食安全保障法》的核心要义学深悟透。南丹县将继续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粮食安全保障法》进乡村、进田间、进农户宣传活动,让 “保障粮食安全,人人有责” 的理念深入人心,为推动乡村振兴、守护大国粮仓注入乡村力量。
供稿供图 | 陈小松
编辑 | 李婷
审核 | 罗雯 覃咏梅 张秉德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