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智能问答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报道

广西粮库的设计思路与实践

2025-08-18 18:00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当你乘坐汽车穿行在八桂大地上,城镇边的公路旁总能看到粮库的身影。老旧的土圆仓、双坡屋顶房式仓、折板仓,无声诉说着岁月的变迁;崭新的拱板仓、双层通风屋面平房仓,则展现着新时代的技术风采。广西粮食设计院作为广西粮食系统的重要技术力量,深耕行业多年,主导设计了区内大部分国家粮食储备库、港口中转粮库、面粉厂、大米加工厂、油脂厂,成为广西粮食流通工程领域的主力军。设计院几代工程师不仅是粮库的设计者,更是建设全过程的参与者,通过三十余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技术经验,为广西粮食基础设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粮库的选址

广西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有山地、丘陵、平原和台地四种,粮库通过划拨取得的建设用地通常为城镇边缘的一些荒地、台地,确定粮库最终选址重点考量的因素有:

1、交通便利,有可靠的水源、电源、通信等外部协作条件;

2、良好的开阔地形以符合粮仓的摆布;

3、地基土坚实,避免大填大挖地块、避免溶洞、山体滑坡及膨胀土地带;

4、地势相对要高,避免洪水、潮水及内涝;

5、远离高压线、污染源及易燃易爆场所;

工程实例: 天峨县粮库因整体搬迁项目获得城郊一块开阔平整的建设场地,设计师在查看原始地形图时发现此处原是一处山沟,填土达二十多米深,现场踏勘时了解到相邻工地打桩28米深,若在此建粮库,投资巨大,且大面积填土不能承受粮食沉重的堆载,后与当地政府沟通,换了一块适合建设的用地,现项目正在建设中。

随着粮库“退城进郊”的实施,近年来广西有多家老旧粮库从城镇中心迁往城郊,在选定建设用地时,正确选址的经验仍发挥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粮库的仓型选择

广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炎热湿润,降雨充沛,粮仓设计着重考虑防雨、防潮、防霉、通风、降温、隔热等功能,上世纪八十年代广西大规模建设的折板仓、三角形屋架大型屋面板房式仓已退出历史舞台,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广西新建粮库的仓型主要有本世纪初至今一直沿用的拱板屋面平房仓及近年来兴起的双层通风屋面平房仓。

1、拱板屋面平房仓

拱板屋面平房仓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墙体为砖砌体,屋面为钢筋混凝土拱板,拱板屋面采用板梁合一的屋面结构,该屋面结构具有跨度大、自重轻、隔热好、整体性好等特点。拱板屋面分为上下弦板,上弦板为拱形抛物线板,下弦板为平板,上下弦之间通过竖向横隔板连接,上下弦之间形成空气夹层,可采用在板顶安装通风器对拱板空腔夹层进行有组织通风,仓体气密性和保温效果良好。

崇左市直属粮食储备库应用拱板屋面平房仓

2、双层通风屋面平房仓

双层通风屋面平房仓采用混凝土门架结构形式,墙体为砖砌体,钢筋混凝土坡屋面。双层通风屋面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板为现浇混凝土屋面板,梁上翻,室内面平整美观,屋面上层有多种方式:可采用预制混凝土檩条、预制水泥板承托平瓦屋面;亦可采用现浇混凝土顶+瓦屋面的形式。上下层屋面之间形成空气夹层,在两侧檐墙面设置通风百叶窗作为空气夹层的进风口,在屋脊设置通风百叶窗作为空气夹层的出风口,形成良好的通风路径。

双层通风屋面平房仓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气密性,上下层屋面之间的空气夹层,通过空气密度差形成的热压和仓顶空气流动形成的风压,将夹层内的热浊空气置换排出,减少热量向仓内的传入;屋面下层板为现浇混凝土板,保温隔热材料采用现场发泡聚氨酯,发泡聚氨酯采用现场喷涂法施工,保温层连续无接缝且与屋面粘接牢固,保温、气密性能优异。

容县粮食储备中心库应用新型双层通风屋面平房仓

以上两种仓型屋面外形美观,屋面雨水自由落水速度快,结构安全可靠,施工较为简单,不需要大型机械。拱板仓造价相对低廉,施工周期较长,该仓型目前广泛运用于广西粮库建设中。双层通风屋面平房仓克服了拱板仓拱腔内的积热不易扩散出去的缺点,建设速度快,但工程造价较高,在广西区内为初步应用。

三、绿色智慧粮库的储粮设施配置

广西气候炎热湿润,年均气温20℃~26℃,相对湿度80%左右,是我国最“湿、热”的地区,虫害问题严重,储粮难度最大。过去的粮库以建筑物本身的屋面保温隔热减低粮温,以药物熏蒸达到杀虫防霉目的,随着绿色储粮标准化建设在广西粮库的推广,粮库不再是单纯的建筑物,融入了先进设备解决了储粮难题,设计团队专门组建了由暖通、电气、自动化控制、工艺等多方面专业设计师组成的设备部门,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系统、氮气气调系统、信息化系统在广西粮库设计上的应用。

1、低温准低温储粮系统

低温准低温储粮技术是目前最为安全、可靠、合理和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储粮技术。在储粮过程中,利用自然冷却或者人工制冷使仓内粮食处于较低温度环境,从而防止或减缓有害生物的侵袭和粮食品质劣变,最大限度地保持粮食原有品质。广西地区高温高湿,太阳辐射强度大,粮仓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直接影响粮堆降温速率、保冷能力,因此,在低温准低温储粮系统设计中,墙体与屋面等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设计为基础,其中屋面传热量约占70%,其保温隔热性能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设置粮堆控温系统、粮面控温系统时,优先采用先进的节能型制冷设备。目前,广西粮仓低温准低温制冷系统多以风冷为主,节能性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设备技术发展更新迭代,未来可因地制宜,采用更为节能的水冷、浅层地能、太阳能等方式。

北海市军粮供应仓房、钦州市粮食储备库、贺州市粮食储备库等已建库区对部分粮库进行了低温储粮升级改造,改造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围护结构内侧喷涂50mm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层、配置粮面一体式专用空调机组及谷物冷却机组等,项目已建设完成,应用效果良好。

2、氮气气调系统

氮气气调储粮技术是当前绿色储粮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该技术使用清洁、无味、对人体无毒的氮气,作为绿色、环保的粮食储藏介质,用高浓度氮气在粮仓内形成不利于害虫及霉菌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抑制粮食呼吸,实现虫霉防治、延缓粮食品质变化,可有效保粮,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氮气气调储粮系统设计时应结合库区总平合理设置充氮机房位置,根据仓容合理选择制氮设备容量,合理规划充氮管道。氮气气调储粮技术在广西粮仓应用较为广泛,在粮食害虫防治和粮食品质保持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信息化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更迭,前沿科技不断应用于粮食储藏领域,信息化粮仓发展迅速,信息化粮仓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可以实现全流程管理。从粮食入库登记开始,到检斤、验质、入仓、结算,再到储藏、出仓,物联网设备都可以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真正做到全流程可控和随时随地的责任追溯。

广西已编写《广西粮库信息化建设指引(试行)》对粮库信息化建设应具备的基本功能点进行规范和约束。目前,广西粮库信息化设计尚以区平台监管所需的基本功能为主,根据监管信息化要求,全面规范承储库点业务流程,实施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健全粮食购销和保管全程信息化管理功能,实现业务线上流转、工作全程留痕。根据指引,河池市粮食和物资储备有限公司吉腰库区、东江库区及南丹城关广西粮食储备库等老旧库区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改造,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出入库系统、监控系统、粮情检测系统等,项目已建设完成,应用效果良好。


供稿/供图 | 黄元英 苏文耿 唐军(广西粮食设计院有限公司)

编辑 | 李婷

审核 | 罗雯 宋学新 张秉德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