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智能问答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报道

富川县贯通“四链”解农忧 烘干收储护粮安

2025-08-05 18:00     来源:富川瑶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夏粮丰收之际,如何确保颗粒归仓,解决农民“晒粮难”、“卖湿谷”的难题?富川瑶族自治县通过贯通资金链、烘干链、审核链、检验链“四链”,构建起高效闭环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不仅有力保障了粮食安全,更让农民丰收的喜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广西华源粮油股份有限公司的水稻烘干中心,十台烘干机组正满负荷运转,处理着新收割的湿稻谷。在智能控制系统的精准调控下,稻谷经历着严格控制的温度与湿度变化,确保烘干后含水率达标且品质无损。该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我们24小时轮转作业,日处理烘干量约200吨,早稻季以来已处理湿谷约1200吨,预计整个早稻季可烘干3500吨。参照去年加工量,全年烘干量有望达到7000吨。中心还负责对烘干后粮食进行初步筛选,合格粮直通市场,并为农户提供对接销售企业的服务;不合格粮则及时反馈农户进行二次处理,最大限度减少农户损失。

这样繁忙高效的烘干场景,正在富川县多个烘干中心同步上演。然而,回溯几年前,烘干能力不足曾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瓶颈。据古城镇益信粮食烘干中心负责人回忆,在烘干中心建成前,农户只能依赖传统晾晒,受制于天气,雨季抢收或为赶种晚稻,农民往往不得不低价出售湿谷。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农民收益和种粮积极性,更给政策性粮食收储质量管控带来巨大挑战。

为解决这一系列难题,富川县创新工作思路,统筹各方资源,精准施策,着力贯通"四链"协同机制。资金链先行:提前全额发放早稻收购贷款,确保农民售粮款及时到位,稳定预期。烘干链保障:全县共建有8个烘干中心,配备38组烘干设备,日处理能力突破千吨,彻底告别“晒粮看天”的历史。审核链把关:多部门联合开展下乡核查,对补贴申请等相关信息严格审核,并公开公示补贴发放情况,严防骗补坑农,确保惠农政策精准落地。检验链兜底:严把粮食入库质量关,严格执行“一车一检”制度,重点对水分、杂质、黄粒米、脂肪酸值及重金属等关键指标进行快速检测。同时,严格执行粮食出入库送检制度,在入库出库前进行严格复检,检测合格方允许转储或出库,筑牢粮食质量安全防线。

这四环相扣的举措,在富川形成了从田间到粮仓的无缝衔接。农民过去面临的“晒粮难、卖粮愁”,如今已被“烘干快、检验严、钱到手、粮入库”的新图景所取代,不仅保障了农民收益,更夯实了粮食安全根基,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供稿/供图 | 何世衡

编辑 | 李婷

审核 | 罗雯 宋学新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