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智能问答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报道

【我爱我库】不忘来时路 方知向何行

2025-07-31 18:00     来源:广西柳州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为引导粮储企业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自身岗位职责与价值贡献,将企业文化根植于心、付诸于行,进一步增强归属感、荣誉感和使命感,近期,举办了广西粮储系统“我爱我库”主题演讲比赛。本栏目将陆续推出优秀演讲稿件,本篇为广西柳州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选派的选手王富领的演讲稿,内容如下——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粮仓的屋檐,粮温曲线在智能监测屏上跃动,略带磨损的测温杆与锃亮的多参数传感器,在仓房的角落相映成趣——这座盛满五谷的院落,就是我们用双手、汗水和责任共同守护的“粮食家园”——广西柳州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

在上世纪的粮库里,我们的前辈们,储粮靠的是“一双眼、一双手、一把锹”。炎炎夏日,他们钻进闷热的粮仓,用手摸粮温,用鼻子闻霉变,甚至要爬上高高的粮堆,一锹一锹地翻动粮食。汗水滴进粮堆缝隙,凝结成“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精神密码。那时的储粮管理,拼的是体力,靠的是经验,虽然没有智能设备,却有最朴素的坚守。如今,当我们触摸墙上悬挂的“科技示范库”牌匾时,依然能感受到那份从“人防”到“技防”跨越中蕴含的爱库热忱——这是粮库的“根”,是我们前行的“魂”,更是一代代粮食人用智慧和汗水铺就的科技之路。今天,走进现代化粮库,我们看到的是:智能粮情监测系统实时采集温湿度数据,气调储粮技术让虫害无处藏身,低温储粮技术让粮食保鲜期大幅延长。柳州粮库公司在推进“浅圆仓仓顶隔热改造”这一项目时,面临着传统隔热材料效果不佳、耐久性差、影响库容美观等多重挑战。经过反复论证和试验,我们创新性地采用了零能耗辐射降温光学涂层技术,通过在仓顶铺设新型辐射制冷卷材,实现了平均粮温下降6℃的显著效果。在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方面,我们通过持续优化低剂量S-烯虫酯实仓应用方案,成功将施用剂量从5mg/kg降至4mg/kg,在确保防虫效果的同时,大幅降低用药成本,同时实现储粮化学药剂零使用。我们通过配置粮仓专用空调及工业集中式制冷设备,实现了准低温储粮状态的精准控制,将吨粮保管费用压缩至常温仓的一半,真正做到了既“储得好”又“省得多”。这些实实在在的科技成果,既是现代科技赋能传统储粮的生动实践,更是我们粮食人践行守好大国粮仓使命的最好证明。每一项技术创新背后,都凝聚着我们对粮食储备事业的无限热爱,都彰显着我们对“爱粮如命,爱库如家”这一光荣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当前,粮食储备管理“五位一体”新技术正加速推进,未来我们将以技术创新为引擎,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储粮管理深度融合,为粮库植入“数字大脑”,依托光伏节能技术与低碳仓储设备,推动粮库向绿色低碳转型;此外,构建“粮食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从田间地头到成品出库建立全链条数字追溯体系,以数字化监管筑牢“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防线。科技储粮的发展史,是一部镌刻着粮食人热血的奋斗史。从滤毒罐到空气呼吸器的设备革新,从化学熏蒸到绿色储粮的技术跨越,从“汗水储粮”到“智慧储粮”的模式升级,变的是技术手段,不变的是守护粮仓的责任担当。在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征程上,我们当以老一辈粮食人为榜样:以敬业精神筑牢责任基石,以科技创新激发新动能;既紧跟时代浪潮勇立潮头,又铭记历史传承汲取力量,以“不负党之重托、不负民之所盼、不负职业荣光”的使命担当,不忘来时路,在“大国粮仓”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奋进篇章!

供稿 | 广西柳州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  王富领

供图/编辑 | 李婷

一审 | 罗雯

二审 | 宋学新

终审 | 张秉德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