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坚持以“抓改革、夯基础、提能力”总体工作思路,打好党建引领、深化改革、兴粮兴储、人才强企“组合拳”,全面推进粮食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粮食安全保障防线。
一、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发展根基
强化政治引领能力,以系统自身能力建设上水平推动整体工作上台阶。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推进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坚决贯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破除“沉疴顽疾”,提升企业攻坚克难的能力,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强化正风肃纪反腐治理能力,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以及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廉政风险排查、研判、防控和领导干部“八小时外”监督机制,全域推进“清廉粮仓”建设,常态化开展粮食购销领域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小切口”问题集中整治,抓好专项整治、巡视、审计、纪检监察和检察建议等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坚决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与条件,在全系统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政氛围,建强忠诚干净、担当作为、锐意进取的粮储“铁军”。
二、坚持深化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深化改革是激发企业活力的关键。注重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瓶颈,探索适配粮食企业的转型路径。在项目建设上,积极发挥创新思维,加快推进新库建设步伐,如钦州粮库公司建立了“红黄绿灯”预警机制,将项目进度实现精准量化并动态跟踪,以每周调度、每月通报的形式开展常态化管理,对推进不力的项目负责人开展严肃约谈问责,有效提升项目推进效率。在仓储管理效能提升上,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仓储数据的实时监控与风险自动预警,优化收储调度机制,确保在应急状态下粮食能够迅速 “调得动、用得上”。在重塑粮食收储工作流程上,以优种(种子)、优种、优管、优收、优储、优销等“六优”,加快推进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建设,紧盯稻谷采购、夏粮收购等“四风”问题多发的时间节点,全面重塑增储收储业务工作流程,减少收粮中间环节,有效防止粮食收购权力寻租和“中间商赚差价”,保障农民种粮收益,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构建粮食购销新模式,推动形成粮食安全新发展格局。在创新经营模式上,深入贯彻国家深化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精神,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实施 “一企一策”;组织开展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工作,为企业轻装上阵、实现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三、坚持兴粮兴储,筑牢安全防线
粮食储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从企业管理层到基层员工,层层压实责任。在严把粮食储备质量方面,加大对检验设备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完善的责任追溯体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质量监控体系,对入库粮食进行严格细致的质量检测,把好国家粮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在科技储粮方面,大力推进充氮气调、低温准低温技术应用,通过前沿技术引入,有效降低粮食损耗,延长粮食储存周期,提升粮食储存品质,争当科技储粮排头兵。在风险防控方面,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粮食储备工作各环节的法律合规审查,为依法管粮管储提供法律依据。
四、坚持人才强企,积蓄发展动能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在全区粮食企业中实施“内培外引”战略,打好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选育用”组合拳。一方面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专业人才,通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以及良好的工作环境,吸收优秀人才投入粮食行业。另一方面实行轮岗交流制度,通过自治区储备粮集团公司本部和子公司以及各子公司之间开展轮岗交流方式,让员工在不同岗位、不同业务领域中锻炼成长,优化年龄、专业、经历等结构,打造“工匠型”技术骨干,培养一批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行家里手”,为企业发展添动力。
供稿 | 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局办公室 、执法督查处
编辑 | 李婷
审核 | 冯瑀 宋学新 张秉德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