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在来宾市举办主题为“尚德守法、共享食安”的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广西主场活动启动仪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卢新宁出席启动仪式并宣布活动正式启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巡视员许瑾受邀出席仪式并作交流发言。
许瑾在发言中指出,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四个最严”要求,强化质检、收储、储运、监管“四链”协同,构建储备粮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新格局,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一是质检体系筑基,织密质量监管“防护网”。建设完善78个自治区、市、县三级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实现粮食主产县全覆盖。深入开展粮食流通“铁拳行动”,强化粮食购销央地协同、市县联动执法,与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共享监测结果、推动污染整治,打好执纪执法“组合拳”,形成粮食收购全链条监管。二是收储标准立规,筑牢粮食安全“防火墙”。以优种(子)、优种(植)、优管、优收、优储、优销“六优”推进储备粮源基地建设,为国家储备提供优质高产粮源。执行“一车一检”和“平仓验收”制度,入库粮食质量合格率100%,未发现不合格储备粮流入口粮市场和食品加工企业。加快推动广西粮食安全保障条例立法,会同10个区直单位研究出台广西被污染粮食处置办法,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强法制保障和制度支撑。三是绿色科技赋能,激活常储常新“动力源”。大力实施绿色仓储能力提升行动,全区地方国有粮食企业低温准低温仓容占比14.4%,气调仓容占比39.4%(全国气调仓容占比平均7.8%),全区储存环节粮食综合损耗率0.76%,低于全国平均值0.24个百分点,4家单位入选全国百家绿色仓储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点。科技赋能储备粮质量优、减损低,全区2024年度粮安考核粮食储备和流通部分获得满分。四是数智升级提效,打造穿透监管“千里眼”。构建AI+粮库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全区384个政府储备粮存储库点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监管全覆盖。投入1000多万升级粮食信息监管系统功能模块,实现异常粮情全时段自动预警、储备粮全过程穿透式监管,我区“人防+技防”强化储备粮监管获得国家局充分肯定。
许瑾表示,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牢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政治责任,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持续抓改革、夯基础、提能力,为守住管好“八桂粮仓”、端牢“中国饭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活动期间,许瑾在“八桂食安”广西香米展示区,向与会领导和嘉宾重点推介广西香米。她指出,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始终将食品安全置于核心位置,通过构建更严密的法规标准体系、实施覆盖全链条的严格监管、推动科技赋能质量追溯,特别是大力推行“广西香米”团体标准和产品溯源体系,确保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粒米都安全可靠、品质上乘。
供稿 /供图 | 樊梦雨
编辑 | 李婷
一审 | 罗雯
二审 | 宋学新
终审 | 张秉德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